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五百四十六章 顾虑与承诺(1)(1/2)

“区委区政府建在哪里,并不是关键,关键是这几个地方如果盖起两处别墅区,三个多层豪华住宅区,北面离下马河咫尺之遥,南面离新区的规划会展中心不过几百米的距离,如果娄总一口气拿下上述几个地点,相信产业地产的理念会在下马河畔梦想成真。”王者掷地有声,铿锵有力地说道。“除了别墅和豪华的多层住宅之外,在别墅区外到河边的一两百米的空地上,可以修建成私人的沙滩,当然,再向西还有大片的农田可以以不高的价格买下,不管是修建跑马场还是高尔夫场,都比市里便宜何止十倍以上。问题是,不出三五年,下马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的中心区,休闲、旅游、阳光住宅,人气短时间就会上升十倍以上。人气提升十倍,就相当于坐地增值十倍。

“新区一旦成立,势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,不管是许多公司的入驻,还是天上城集团自己投资兴建大型会场,依托新区成立之时省市两级的政策扶持,依靠天上城集团雄厚的实力,再有娄总雄才大略的产业地产的设想,在下马河畔的蓝图之上,可以容纳何止十个阳光城!”

王者一口气说完,目光坚定地看向娄钟。

娄钟面无表情,只是死死要盯着地图上巴掌大的地方不放。一直过了有几分钟,他才如梦方醒一样,不相信地问了一句:“环城水系的开工建造还有可能在近期实现,增设一个新区,事关太多的利益纠葛和冲突。光是论证和规划也要一年半载,说不定还会拖上三年五截。政治上的事情,想法总是美好的,但落到实处,却往往千难万难。小王,你给我画了一个天大的馅饼,诱人但可望而不可及。”

“我只问娄总一句话,如果可行,您能拿出多大的手笔?”王者并非比娄钟聪明多少,也不是比娄钟更有远见,他只是知道一个道理,事在人为,所有的事情最终还要落在人的身上。许多事情之所以久拖不决,完全是人为因素。而他有理由推动新区尽快提上日程,是因为他清醒地看到了两个关键点。

一是明州市。

程晓宇自不用说,政治上比较走中间路线,但也比一般书记更有魄力,也愿意在任内留下浓重的一笔。郑周是迫切希望借产业结构调整的东,大干一场,以奠定他向上一步的基础。郑周根基不稳。省里没有有力的后台,他比任何人都渴望一笔足够大的证明自己能力的政绩。增设新区,是前所未有的机遇,他绝对不会放过。

二是折江省。叶页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态度由消极到积极推进,再到现在的大力推行,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念头也是从未有过的强烈。而且折江省经过了林森时代的高压和混乱之后,继任者想要人过留名,也需要做出足够让老百姓记住的实事和大事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百姓的心目中,比较笼统而没有具体概念,但如果修建的环城水系和增设的新区,将明州由一个排名靠后的省会城市,逐渐提升名次,在国内打出足够的影响力,有了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明州市民对叶页的感激和怀念,可想而知,叶页必然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新区的成立。

范建华也没有任何理由反对,而且在他接任书记之后,新区正是形成规模初见成效的时候,可以坐享其成到手一笔政绩,就算他和叶页政见不和,也不会阻挠新区的成立,更何况现在二人有许多利益共同点。

王者就清楚地认识到,新区成功是早晚的时候,现在万事俱备,只欠东,东,就是娄钟的千金一诺。尽管他可以拉到许多投资,比如习习至少有五六亿,比如江山房产有两三亿,比如远大集团有20亿左右。齐氏集团也能筹到两三亿,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不太近的关系,加在一起再有两三亿也不成问题,总数也在35左右,但一是太零散,二是说服力不够,都不如娄钟一言九鼎,更能给程晓宇以及所有人以巨大的信心。

娄钟见王者一脸驾定的表情,又半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