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火滔天(1)(1/2)

好消息是,天泽市到点了,省里有意调王者到天泽市担任市,与现在的常务副市职务相比,等于是直接扶正了,对于任何人来说,都是一件莫大的好事。

为官之人,都想担任正职,谁也不愿意为副手,况且王者现在才担任了不到一年的常务副市,就能一步扶正,绝对是天下掉馅饼的好事。

虽然说天泽市和贝耳市并列为折江两大穷市,贝耳市在京城西南,天泽市在京城正北,但毕竟市也是正职,一般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,认为是一次难得的提拔机会。

于王者而言却另有看法,他很清楚第三次放出要调他离开郎市的声,不仅仅是一次试探,而是极有可能动了真格,真有人想要搬开他了。

天泽市不好当,是折江所有市的共识。因为天泽市山多草原多,唯独地少,整个天泽市的发展定位是旅游、资源、区位,说是好听,实际上只有旅游一条路可走,除此之外,没有任何工业和农业方面的优势,甚至矿产资源也比不上贝耳市。

天泽市出政绩的少,基本几届市都是50多岁过去,一直干到退下,相当于站完最后一班岗。先不说声的放出是不是真心让他去天泽市,就是真的一纸调令下来,他也清楚,目的不是为了提拔他,而是为了捧杀他。

如果说所谓的好消息并没有给王者带来任何期待的话,与好消息同时传出的坏消息,就更让他心中一惊,知道对方为了挪开他或者说扳到他,无所不用其极。

坏消息是,前下马区委书记白墨向省纪委提交了一份证据,证明当时有人色诱他上当,而诱惑他的女人的幕后主使正是他的政敌

谁不清楚当时和白墨不对付的人正是王者。

两条消息犹如两枚重榜炸弹,在郎市引起了轩然大时机很敏感,不让人怀疑背后的用心都难。

而处在口浪尖之上的王者,并没有和众人想象的一样惊惶失措,而是依然闲庭信步,该主持工作就主持工作,该接见投资商就接见投资商,甚至还忙里偷闲到郊外视察了杨威的观光农业项目,并且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。

众人就大惑不解,不管是哪一条消息,只要有一条属实,王者升也好,贬也好,现在在郎市的所作所为都将没有任何意义,他又何必不肯放手,还一直在为郎市的经济建设殚精竭虑?

别人的不理解,王者也没有必要解释,他的信念就是,他不能容忍古向国和冷质方联手制造冤假错案,不能容忍古向国再充当哦呢陈的保护伞,必须将古向国挪开,还郎市百姓一片清明。

只还清明还不够,还要给郎市百姓真正带来实惠。不管他是走是留,只要他还在郎市一天,就必须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工作,不能虎头蛇尾。

就象在坝县也好,在明州也好,在桐县也好,在下马区也好,他当年经手的项目,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还在赢利,而且还有越做越大的趋势。王者明白一点,□□是必不可少的,官场就是名利场,较量在所难免。但较量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,而不仅仅是打败对手,然后升官发财。

最重要的一点他也知道,想调他离开郎市,想旧事重提,让白墨暗中黑他一把,不管是哪一种手段,都别想轻易地得逞。他不是没有实力,也不是没有手腕,对方只放出声而没有采取实际行动,就说明了一点,对方没有底气,也没有把握,否则也不会干打雷不下雨了。

王者就不理会对方的虚晃一枪,按步就班地做好手头的工作,正好趁古向国不在,他大刀阔斧地推行自己的执政理念,小范围调整了一些政策方针,并对占住漆提出了一些无理的要求坚决回绝。

市政府在王者的领导下,气为之一振,就连古向国最坚定的跟随者邵丁也很少发表反对意见。

第二天中午,古向国从明州回来了,一回来就第一时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