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迁之路(1)(1/2)

吴巨江的心思他也猜测到了,是出于爱护他的本意…本来最早的时候,他对吴巨江确实十分痛恨。但后来的事情让他慢慢改变了主意。尤其是吴巨江在知道他和云菡烟的关系之后,不但没有一句反对的话,还替他隐瞒了真相,也让他心生感动,感觉吴巨江其实对他也算不错了。今天的会面也是,一开始吴巨江就提到了云菡烟父亲吴巨洋的问题,本意还是让他提前有心理准备。万一吴巨洋知道真相之后,必然发作。吴巨江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。

但关切归关切,政治归政治。

王者自认他一路走来,脚步一直比较稳健。他不想当政治投机客,否则凭借出事的优势,想方设法依靠现在的人脉去认识未来的掌权者。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。他所想的是利用自己的能力。尽可能地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,尽可能地做出实事为百姓谋取福利,为国家争取实惠。有多大能力就施展多大能力。有多大权力就承担多大责任,而不是只做一个左右逢源、袖善舞的政客。

如果这样,他还不如不费尽心机暗中推动折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的成立,还不如想办法周旋在崔达泉和叶页之间,再巧妙地利用叶页和范建华之间的矛盾,做一个游刃有余的墙头草岂不更好?他也有理由相信,凭他的人脉和关系网,只想钻研如何升官发财的话,升官速度肯定会比现在要快,也要更安稳一些。

但他没有走一条权术的升迁之路。为什么?因为王者既然出事了,既然选择了从政,就不想再只为了权谋和金钱活一世,他想有所作为,想为民请命为百姓造福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不用说更多的豪言壮语,只有一句话让王者一直心中难安: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!肩上的担子有多重,身上的责任就有多重。他只想一步步走来,每一步都能留下沉甸甸的脚印,每一步都有老百姓因为他而受益而脱贫致富,他的升官是建立在百姓幸福的基础之上,这样的升迁之路,才是他一生的追求!

说起来有些假大空,而且王者也很少将自己放到高尚的高度。但仔细想起来。从兰谷县到城中村改造小组。再到桐县,他的出现,也确实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,给大家带来了切实的好处。

在兰谷县,黄海因他的出现而过了小康生活,万乃强因为他的指点。在旅游路口开起了饭店,成为兰谷县草原上最赚钱的饭店。在城中村改造小组,因为他的出现。孙易安投资蔬菜批发市场发了大财,钟山也因为他的关照而改变了命运。在桐县,泥窝乡无数果农因为他和芦军苗的努力,解决了果树问题。李铁汉老农最后也还清了债,还有了存款。也是因为他的出现,他救了一名工人的性命,因此在工人中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。他还为桐县建成史上第一个公园,还扩建了景区,兴建了度假村,打通了秀水路,让桐县和芦县之间的距离缩短为不到一个时。”

而现在在折江省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,他其实相当于变相为自己制造了难题。但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;王者清楚,会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,会因为合资和引进外资的成功,为无数人带来就业的机会,让无数企业重获生机。让许多下岗的家庭重新恢复笑声。他就会告诉自己。再难再艰苦,所做的一切,因为造福了无数百姓,因为为许多人带来了希望,也值了。

他也心知肚明的是,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把双刃剑,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将自己误伤。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,利用他点石成金的妙计和优势,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。王者也想做到高位,也想步步高升。但他更想要的是,在他高升的过程中,每做一件事情,每解决一个难题,都是为老百姓做的好拳,都是为社会做的贡献,都是为国家做的成绩,他也就心满意足了。

折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虽然取的了一点成绩,但以后还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