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五百一十八章 瞒天过海(1)(1/2)

张会意,慢条斯理地说道:“我和鸿磊是多年的朋友了,对他还算了解。鸿磊为人稳重,但就是太重感情,重朋友,以前朱柏林在一件事情上帮了他一次,他就记在了心上。朱柏林在刚调任省机电办主任时,还算兢兢业业,鸿磊就对他印象很好。后来朱柏林说他在机电办因为住房分配问题,得罪了一些老职工,老职工就认为他贪污受贿。就纷纷到纪委反映情况。鸿磊接待了他们,通过了解情况之后得知是老职工们误会了朱柏林。后来纪委就陆续收到了朱柏林的举报信,鸿磊也就没有放在心上,认为还是有人在搬弄是非,为了不影响朱柏林的工作热情,不给一个厅级干部带来不利的影响,也是出于爱护一个干部声誉的考虑,就将举报信都截留了,至于后来朱柏林都做了些什么。鸿磊同志确实不知情。”

“是呀,同志说得好,鸿磊同志从本质上讲是个好同志,好干部。不能因为偶而犯一点小错就完全否定他以前的成绩,不能将朱柏林的贪污受贿的犯罪行为归罪于鸿磊同志。”崔达泉就势接过话来,继续为徐鸿磊辩解,“省纪委也不可能将全省每一个□□都绳之以法,如果出现一个□□,就都指责省纪委没有在□□贪污受贿之前就发现□□的犯罪行为,也是不负责任的指责。希望研同志慎重考虑鸿磊同志的问题,不要轻率做出决定。要有治病救人的宽大胸怀。”

石铁军沉默半晌,终于发话了:“大家说的都有道理,我的建议是:徐鸿磊同志已经不适合再在纪委工件了。”

石铁军只说一句话,就立刻闭了嘴,又恢复了一脸平静的状态。

崔达泉疑惑地看了石铁军一眼,心想石铁军和刑研关系一向密切,今天怎么没有和邢研站在一起,要对徐鸿磊的问题穷追猛打,反而要替徐鸿磊说话?转念一想,也是。估计是马囟的话打动了石铁军,并不是人人都下得了狠手的,石铁军当年也和徐鸿磊有过来往,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僚,也没有多少人不看一点情面就直接落井下石。刑研是因为徐鸿磊身为第一副书记却不是他的人,自然要借此机会将徐鸿磊打得不能翻身,其他人还是念及旧情的。

柳云易也发话了:“铁军说得对,我也觉得还是不要对徐鸿磊同志立案为好,将他调离纪委系统。一是避嫌,二是也给纪委的其他人一个警醒。”

“鸿磊同志最近身体不太好。出了朱柏林的事情之后,也是痛心疾首,非常懊悔,曾经流露过要主动退下的想法。我认为,不如直接让鸿磊同志退下。如此一来,相当于对纪委和备委都有了交待,同时,再让鸿磊同志做一个深刻的检讨。”

崔达泉却突然抛出了一个让众人都大吃一惊的建议,“不管是从他个人的角度考虑,还是从朱柏林事件的严重影响来看,鸿磊同志不仅仅是不适合再在纪委继续工作下去,也不适合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了。”

刑研立刻开口反对:“我不赞成让徐鸿磊退下,他在台上接受调查,才能给所有的纪委干部以警示作用。”

“邢研同志。”崔舟语重心的说道,“鸿磊同志做出深亥的检讨。再主动退下,也算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了,要给鸿磊同志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。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抓住不放,毕竟鸿磊同志的错误也不算严重。”

崔达泉的意思很明显了,是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让徐鸿磊完全退下。以换取纪委对他刚开一面,不再追究他的任何领导责任。之所以不再让徐鸿磊担任任何领导职务,他的出发点也是博取在座常委的同情,以退为进,以完全退下来保全名声,将此事就此揭过。也就是说,朱柏林的案件到朱柏林为止,不再向上追究。

徐鸿磊退下之后,只要不再调查任何徐鸿磊的问题,就永远也查不到他的身上。崔达泉也是为他自己着想。他也清楚,如果徐鸿磊不完全退下,还在位的话,就算是一个闲职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