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十四章:考题初探(2/3)

,声调缓急,都要相对成文,一反一正,一虚一实,一浅一深,都很严格。

收结不同于束股,是全文的结束部分。篇末敷演圣贤言毕,可自陈所见,或数十字,或百余字,谓之大结,也可以只用数句来总结全文。

八股文既然是阐释儒家经典的考试文章,那就并不是考生自己想写的东西。八股文有严格的要求,最重要的是代圣贤立言,即要用圣贤的口吻来写文章。

如果题目出自《论语》里孔子的话,那么这篇文章通篇都要像孔子对别人说话一样,反复陈述这句话的意思,如果掺杂了其他人的口气就不符合要求了。

因此,八股文这样的文章不可能会带来思想上的创新,因为创作者不可能在这样的文章里表达自己的思想,就好像演戏一样,要讲的话必须符合那个角色,这些话不过都是戏中人物的话,而不是自己的话。

第二类考题,其答题的文章格式采用试帖诗的体裁。贾兰在学习中得知,本朝的乡乡试、会试都要加试五言八韵的试帖诗。

帖是指帖经,即用默写填空的办法来考查儒家经义,它和诗是两种不同的考试,将两者联系起来是因为有一种做法叫赎帖诗。当时一些有才气的举子因为无法通过默写经义的考查而被黜落,有的考官便允许他们以诗代替,相当于是一种救赎,于是这种诗被称为赎帖诗。

试帖诗确切的名字应该是试律诗,而试律诗起源于唐代。有时称省试诗,是因为唐代科举考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,有时又称都堂诗,是因为礼部考试场所在尚书省总办公地的都堂。

唐代诗题不一定有出处,考官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出题,考生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允许提问,称为上请。直到宋朝,才必须在经史中出题,禁止考生上请,后来又将命题的范围扩大到古人的诗句。

贾兰在学习中得知,本朝命题,必有出处,或用经、史、子、集,或用前人诗句,考生做诗的时候,必须了解诗题的出处,写出的诗篇,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。

太祖皇帝时的某科会试,以颜延之诗“天临海镜”句为题,原诗的意思是“人君在上,如天之临,如海之镜”,许多人却误认为月光,只有十六人知道题目的出处,结果这十六人全部极其幸运地被录取了。

试帖诗不同于律赋,试帖诗也叫赋得体,因为题目前面常冠以“赋得”二字。例如,赋得湘灵鼓瑟得“灵”字,即是用“灵”字所属之韵作诗。限用之韵,称为官韵,官韵只限一韵。

唐代试律,一般为六韵,四韵、八韵的都很少。贾兰在学习中得知,本朝童生试用五言六韵,乡、会试用的则是五言八韵,而岁考、科考、复试、朝考也均是用五言八韵。

六韵就是十二句,八韵则是十六句。因此,试帖诗又叫五言八韵诗,也是一种形式古板、要求严格、不能随意抒发情感而只能歌功颂德、粉饰太平的诗题。

试帖诗都是五言的,首尾各两句可以不用对偶,其余各联必须对偶,限定以某字为韵。试帖诗的结构和作法,大致和八股文相同。例如十六句的五言八韵试帖诗,其首联名破题,次联名承题,三联如起股,四、五联如中股,六、七联如后股,结联如束股。

首联和次联,必须将题目字眼全部点出,如果题字太多,不能全部点出,则将紧要字眼点明,务使题义了然。三联领起,四、五、六、七联或实作正面,或阐发题意,或用开合,或从题外推开,或在本题映切。结联或勒住本题,或放开一步,本题未点之字,也可在此联补点。全章之法,由浅入深,由虚及实,有纵有擒,有宾有主,相题立局,不可凌乱。

试帖诗结联往往用颂扬语。颂扬语必须抬写,或单抬、或双抬,都有明确规定。颂扬必须从本题出发,不可与题目毫无关系。同时,作为一首律诗,它也象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