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三百零五章 小灶教学(2/4)

于是躬身行礼:“那启便直说了。”

“君言‘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’,然则精气为物,是合精与气而成物,精魄而气魂也,变则是魂魄相离,虽独说“游魂“,而不言魄,何解?”

“君言幽魂为鬼神,只是聚散不同,聚而为物者,神也;散而为变者,鬼也,其非与前言相悖?”

“君言圣人知周万物,道济天下,那便要解析事物,知幽明死生鬼神之理,兼昼与夜皆知也,却又言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,此言圣人之道为天地准,岂非混乱?”

李启一连三问。

其实总结下来,就是一个问题。

你说天地为一炉混乱金汁,是圣人将天地的混乱倾倒出来,铸造成器,以此为众人之模范,天地之准绳,万物之规矩。

那既然都这样了,为何还要去研究自然科学,去‘知周万物’呢?明明万物的规则都是依循圣人之道而成的,那我们研究圣人的规范即可,何必去‘知周万物’呢?那不是白费功夫吗,研究了有啥用?为什么不叫圣人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?

圣人之法规定了鬼神的地位,将人之神魂脱离肉身之舟后的两个状态定义为鬼神,神魂散开便是鬼,神魂凝聚起来便是神,可是这和前方的‘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’又有冲突了。

精气合,则魂魄凝结而为物,这时候神魂是物。

精气散,就是神散,此时才能算理解中的神魂,那么‘神’一开始的存在条件就没有了,岂非自相矛盾?

李启一连问出几个问题,都是他从那茫茫道韵之中所感觉不对的地方。

实际上,这样的东西有很多很多。

每一句话拿出来似乎都是对的,单独看一个章节,也是对的。

但道韵之中蕴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太多了,很多东西并不能通顺,有的说法放在那个语境是对的,放在另外一个语境又是错的。

所以这才导致了李启越听越不对劲。

因为这些道韵,对于其他听讲的来说,只能听见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,只能理解自己用得着听得懂的那些,毕竟信息量太大了。

可是李启不一样,透过真知的效果,他不说将对方讲道的信息全部吸收,起码能够吸收个七八成。

若是修为浅薄一点的,恐怕会被这种信息流直接撑爆脑袋。

可说过几次了,李启不一样,他已经习惯于这种信息流灌脑了,并且成就七品之后,神魂和大脑更加坚韧,他第一个凝练的身中神还是元神,更加加强了他接受信息的能力。

因此,他能够发现其中的各种矛盾和漏洞,由此产生了种种疑惑。

他问完问题之后,静静看着眼前的太学博士,希望得到解答。

之前对李启表示出种种态度的围观众人,外加上莫崩澜和李烈骑两个同学,在李启问出这些话之后,基本上都安静了。

当然,围观群众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人依然不明白是什么,所以还在喊着之前的话语,但很快周围就有人提醒了他们,让这些人也渐渐安静了下来,看着场地中央发生的事情。

大家伙都明白了。

这扰乱课堂,打断所有人听道的人,确实有点东西。

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东西,能不能赢得过太学博士。

老实说,大家都对此基本不抱希望。

太学博士是什么人?

六品官位,而且专职研究经义道脉,是个纯粹的科研位置。

说皓首穷经都是轻的,他们中间有些人研究这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