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二百七十九章 边际递减和技术冻结(1/3)

以二级文明的科技程度,所能支撑的社会管理能力是有限的。

社会管理也是需要成本的。一个人让他自己呆着一点事都没有。一千个人让他们呆在一起,没有管理体系就会出乱子。

有社会管理体系,就需要支付相应的社会资源。人口越多,为管理体系支付的社会资源就越多。

而一个很显然的道理是,社会管理的难度,伴随着人口的提升,是指数形式上升的。

管理一个100亿人口文明的难度为1的话,一个200亿人口的文明的管理难度却并不是2,而至少是10.

人口仅仅提升到原来的两倍,社会管理难度却提升到了原来的10倍。

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,相当大一部分取决于科技程度。

社会管理能力不足的话,社会福利待遇便会下降,效率降低,幸福感降低,生育率便会降低。

由此,科技程度便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,与文明人口数量联系在了一起。

现有的科技程度之下强行提升人口数量也不是不能做到,只要韩阳肯承受社会秩序进一步混乱,幸福感进一步降低的代价即可。

但不管是韩阳还是普通人,都很显然不愿意承担这个后果。

并且,韩阳发现,强行提升人口数量,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。

自己原本以为的,人口基数越大,科研人口数量便越多,科技提升速度便越快这一理论,其实也是不成立的。

这涉及到边际递减效应。

也即,在科研人口自身素质不够高,脑容量不够大,思维速度不够快的前提下,面对一个科研项目,100个人参与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完成,提升到200人的话,人数翻了一倍,时间却可能还需要十个月,仅仅缩短了16.7%。

再翻倍为400人,时间却可能还需要九个月,又只缩短了10%。

也即,堆砌的人数越多,越到后面,提升的速度越少。

这样一来,堆砌科研人口对于韩阳,对于文明来说,意义便也不大了。

除非韩阳能提升单个科研人员的素质,让他们脑容量更大,思维速度更快,更聪明。但这很显然又涉及到了基因科学,进而又涉及到了基础科学。

“那便没有强行提升人口的必要了,顺其自然,让人类文明的人口数量保持动态平衡即可。

我需要做的,是在科研人员自身素质有限的前提之下,降低其沟通成本,提升组织力和协调性,间接达成提升平均产出的目的。再加上我自身的存在,人类文明的科研能力仍旧至少十倍于其余文明。

且,后续科技越先进,领先其余文明越多。嗯,优势仍旧在我,且十分巨大。”

韩阳愈发认识到,科技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事业,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,欲速则不达。自己的存在虽然大幅度提升了人类文明的科研能力,但也无法打破这一基本规律。

韩阳的心态愈发沉稳,之前尚且存在着的一些大干快上的浮躁气息悄然消失不见。

在全力发展的情况之下,人类文明演习舰队出发20余年之后,韩阳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堪称突破性的重大成果。

量电计算机再次迎来巨大突破,在数万个特殊领域,量子计算机取得了量子优势,代替了传统的电子计算机,由此达成了量电计算机整体算力的巨额提升,一下子便提升了十倍。

此刻,哪怕是最新式的战舰比远征伊塔星系之时的战舰消耗算力更多,韩阳都一举达到了可以同时操纵15万艘新式战舰的水平,战斗力极大提升。

现阶段,哪怕远征渊山文明并将其灭掉,韩阳都有了至少六成把握。

韩阳愈发有底气,愈发沉稳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