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章

173.交谈(2/2)

之一。

在东汉末年的时候,能够称得上顶级世家的,就是袁家,杨家,司马家,荀家,这四大家族。

至于说,唐朝的五姓七望,那都是在东汉末年才开始起家,又经历了五胡乱华,因此才登上的神坛。

比如说五姓七望之中的卢氏,不是别人,正是卢植的后人;

太原王氏就是王允的后人。

而现在,这些世家都是小弟,都得给这四大家族让路。

哪怕是河东的卫家,也是一样,虽然祖上阔过,但是后人不给力啊。

因此荀彧有想法,也是正常的。

但这并不代表刘辨需要顾及荀彧的想法。

又或者说,刘辨并没有打压世家的打算,因为世家并不可能根除,哪怕是在刘辨前世,这种世家也是存在的。

要知道,前世,很多国家都有着自己的信仰,但到了华夏,信仰都变成了文化,而不再是信仰。

这并不是华夏人没有信仰,而是华夏人的信仰,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一种信仰。

因此,这种情况下,怎么可能根除世家。

因为本身刘家就是最大的世家。

只不过刘辨只是在维护自身刘家的利益罢,让老刘家传承千秋万代,哪怕是以后有什么起义也好,或者什么君主立宪也罢,只要自家掌控着土地,那么刘家就不会倒,粮食是永恒的货币。

不过这自然不能说出来,而是要换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,于是刘辨开口说道:“文若啊!不是孤想要打压世家,世家的立身根本是什么?

是,诗书传家,这是从大禹帝时候就传承下来的文化。

土地是百姓的根,只要有着兼并土地,那么就会有着农民起义。

我大汉的子民是可爱的,是可敬的,也是最愚昧的,同时也是最聪明的。

他们不管谁是皇帝,他们只管今天能不能吃得上饭,菜里有没有油,有没有肉;

今天有没有收入,收入够不够买些布料给孩子娘子换身新衣服。

但我们这些高居庙堂之人呢?

每天锦衣玉食,每天声色犬马,每天醉生梦死。

这才有了黄巾军起义。

那些黄巾军,说不好听的叫做反贼,但真的是反贼么?

文若你要不要去并州试一试,看看能不能来一场起义。

看看你是先来一场起义,还是先被百姓们给扭送到官府?

想来你荀文若应该很清楚是什么情况吧。

想你荀文若有着王佐之才,不比那张角三兄弟有才华,有人脉,那你去并州试一试?”

刘辨说完之后,也不再理会荀彧,只是拿起案几上的茶水了起来。

说实话,刘辨并不想给底下的臣子说这些,因为这些东西,不是当臣子应该知道的。

但刘辨读过三国演义,也看过三国志,很明白荀彧这人的秉性。

有道是:响鼓需要重锤敲。

刘辨还是希望荀彧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。

喜欢东汉之我都成仙了,还当皇帝请大家收藏:(.sodu777.)东汉之我都成仙了,还当皇帝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本章已完成!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章